|
寧夏興慶:易貨解債成功挽回31萬元執行款近日,寧夏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銀川市興慶區政府官方平臺相繼發布了《執行干警活用執行措施 “易貨”抵債挽回31萬元執行款》的新聞。興慶法院執行局首次通過易貨平臺為86位申請執行人挽回損失31萬余元。在執行過程中,執行干警靈活運用執行措施,通過易貨平臺充分挖掘現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實際價值,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申請執行人的勝訴權益。此案件的執行舉措正是充分運用了易貨思維,是易貨解債應用于地方執法領域的典型案例,對于引導和規范易貨解債業務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文中指出,在執行申請執行人賈某等86人與被執行人寧夏某咨詢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的系列案件過程中,經查被執行人公司早已停止營業,法定代表人也下落不明,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后經執行法官多次走訪調查,發現該公司名下還有一些健身器材可供執行,在查封該批健身器材后第一時間啟動了評估拍賣程序。由于這批健身器材單個價值較大且均為商用,經兩次拍賣及變賣后因無人競買而流拍,但該序列案中每個案件的標的較小,又無法做到分別抵頂健身器材,案件辦理再度陷入僵局。 考慮到該系列案影響范圍廣、申請執行人多且執行難度大,興慶法院執行局為此專門成立專案小組,統籌安排上述86件執行案件的財產處置工作。執行過程中將多個執行案件化零為整,通過讓所有當事人統一以物抵債的方式與寧夏某易貨公司以等價商品進行易貨,最終成功將該批健身財產妥善處置。至此,上述案件全部執行完畢。 興慶法院始終堅持執行為民理念,不斷創新執行工作方式方法,為企業提供多元的糾紛解決渠道。文中肯定了這種通過“雞毛換糖”易物換物的執行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執行標的的處置效率,同時還使被執行人公司的債務得到高效化解。 當前,受到三年疫情的沖擊,一些中小企業負重前行。大量的債務化解需求為解債業務帶來了新機遇。實踐表明,易貨解債作為化解企業債務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新模式,顛覆了傳統追債、討債、逼債的思維,是在合法合規、合情合理的前提下,通過優化利用債務人的庫存產品和閑置資源滿足債權人的采購需求,從而實現化解債務的目標。 在中國商業聯合會易貨貿易分會的努力推動下,易貨解債師經中國商業聯合會批準,成為全國唯一的易貨解債領域的的職業能力培訓項目,已成功舉辦多期培訓班。中國易貨解債高峰論壇是國內唯一聚焦易貨解債模式與實踐的行業會議,2019年、2021年成功在煙臺、臨沂舉辦。2022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審定頒布,易貨師新職業正式納入新版大典。在易貨師的主要工作任務中明確提出“進行企業易貨方式解債”。 為貫徹落實《中國商業聯合會易貨貿易分會2013年工作要點》,中國商聯易貨分會已向相關部門提交易貨解債業務規范標準項目,還將指導和支持易貨解債服務中心項目,為推動易貨解債規范健康發展,更好地助力企業減輕債務壓力,盤活閑置存量資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貢獻力量。 來源: 【編輯:李鑫】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有出入請聯系更正或刪除。聯系電話:4000291515 |